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石油企业全力增加天然气供应
发表时间:2021-9-1 16:19:41
  




       导读:2021年,在“供需两旺”市场因素的共同支撑下,我国上半年天然气市场消费高速增长,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手里有粮、心里不慌”,随着北方采暖季的不断临近,我国主要石油企业积极行动起来,提前筹措多种天然气资源为全力保供聚足“底气”。


                                天然气供应有“底气”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生产天然气15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8%,增速比上月回落3.3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15.1%,两年平均增长7.3%,日均产量5.1亿立方米。1~7月份,我国生产天然气12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7%,比2019年同期增长21.2%,两年平均增长10.1%。

       天然气进口快速增长。7月份,进口天然气934万吨,同比增长27.0%。1~7月份,进口天然气6896万吨,同比增长24.0%。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快报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各类天然气资源总量合计1851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73亿立方米。其中国产资源1038亿立方米,增幅9.5%,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进口资源813亿立方米,增幅达29.6%。中俄东线中段去年底投产后市场已覆盖到环渤海区域,借助冀宁线、青宁线等进一步辐射到长三角市场,日进口量在去年基础上将大幅增长。

       “全国一张网”建设加快推进也给供暖季天然气平稳供应增加了“底气”。根据国家能源局8月21日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我国“全国一张网”建设加快推进,互联互通能力明显提升,储气调峰能力进一步增强,采暖季实现平稳供气。四大进口通道进一步完善,互联互通重大基础设施快速推进,中俄东线中段、青宁管道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投产。储气调峰能力进一步增强,2020~2021年采暖季前地下储气库形成工作气量144亿立方米,同比增加40亿立方米,增幅创历史新高。主要供气企业优化淡旺季天然气进口资源配置,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协同配合,加强“联保联供联运”,增加资源串换互保互供,采暖季实现平稳供气。

                                 未雨绸缪 加强资源组织

       为了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我国主要石油天然气企业未雨绸缪,不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加强资源组织,推进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做好需求侧管理,切实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

       记者从中国石油新闻中心了解到,中国石油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今年冬季天然气保供工作,特别是统筹推进各储气库(群)生产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储备调峰保障能力,自注气以来维持最大注气能力运行,在役储气库(群)已形成工作气量92.75亿立方米。中国石油25个储气库项目建设正在按计划推进,其中在役库扩容达产项目5个、新库建设项目7个。唐山LNG应急调峰保障工程建成投产,江苏LNG扩建工程进入收尾阶段,福建、广东等LNG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潮州、揭阳支线等项目正加快建设。

       上半年,中国石油国内实现可销售天然气产量2159.5十亿立方英尺,比上年同期增长6.7%。截至7月31日,中国石油储气库分公司计划注气完成率为118.12%,完成年度计划的67.88%。

       作为国家油气生产的重要力量,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坚定不移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使命。1~6月,长庆油田生产油气当量3212.5万吨,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52.8%,产量当量同比增长4.4%,增产天然气达12.6亿立方米,实现了“硬过半”。

       8月24日,中国石化新闻办发布消息,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山东LNG接收站二期工程建成,并与一期工程顺利贯通,实现LNG年接转能力提升至700万吨(相当于96亿方天然气),同时储气能力提升至5.94亿立方米。目前,山东LNG接收站三期工程建设正加快推进,预计到2023年底全部完工,年接转能力将达1400万吨。这是中国石化推进储气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将大幅提升天然气储气调峰能力,为保障华北地区今冬明春天然气稳定供应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中国海油“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的天然气跨越691千米海管通过白云气田高栏支线正式登陆。至此,中国海油南海东西部海域10余个气田正式实现互连互通,南海大气区多气源互补、安全保供的格局就此形成。作为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于6月25日成功投产,天然气年产量将达30亿立方米,使南海天然气供应能力整体提升至每年130亿立方米以上,可满足粤港澳大湾区近一半的天然气消费量。

                                 深化产运销储协调联动

      去冬今春天然气保供过程中,中国石油等央企不断加强上下游沟通衔接,强化产业链各环节一体协同,克服极寒天气和疫情等不利因素,圆满完成天然气保供任务。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又将面临何种形势,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

      “今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大规模增长,不具有常态,属于疫情之下特例。”北京世创能源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杨建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需审慎判断今年天然气市场供需状况。

      “为了减少进口压力、化解高气价、冬季安全平稳保供,我个人建议从现在开始就应该调控,一定程度上控制国内天然气消费,对可中断和双燃料用户进行限产或停产。2017年天然气消费增量主要是民生用气,不好调控。今年的增量主要还包括工业燃料、发电等用户。如果现在开始压减天然气消费,控制那些补充煤炭、煤电不足的市场,那么今年冬季天然气的增量不会超过往年,保供在可控范围内。”杨建红建议。

      “我认为建设稳定的天然气供应体系,保障我国天然气的供应安全,从长期规划来看,只能是不断增加国内天然气的供应,这就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我国石油天然气体制进行更大程度的市场化改革,调动各方的积极因素,加快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中国中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王能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短期看,面对不断增大的天然气进口数量和日益增长的对外依赖,要增加天然气的储备能力建设,要加强对国际天然气市场的研究,尽最大可能减少国际市场的波动对我国天然气行业和经济社会的影响。

本文来源 | 国家能源报道

本文作者 | 安栋平